醫療失誤的主因
短短一個星期,就已揭發數宗醫療疏失案,這種現象令人不安,讓筆者不禁按耐不住有話要說。
其中包括女嬰疑因醫生疏忽導致細菌感染,使到左手壞死需被切除保命案例;一名男嬰疑因醫生疏忽導致右手癱瘓;同一天,來自新山的少女控訴醫務員不專業,導致手指被逼截斷;另外,一名醫生被懷疑打錯針而導致懷孕婦女死亡,造成一屍兩命的悲劇。
同樣的問題重復的被討論多次,然而問題的發生卻有增無減,相關部門似乎尚未清楚瞭解到問題的嚴重性並對癥下藥,反而給予諸多借口或採取一些毫無建設性的舉動。本地的醫學水準與他國相比之下原已落後許多,而問題一再發生將使人民對本地醫療體系的專業與效率失去信心。
導致醫療疏忽的原因有二︰其一為專業問題,其二乃態度問題。現今醫學大專多不勝數,醫生產量更是不計其數,其中濫竽充數者大有人在。這些新生代醫生並非個個都接受了足夠及良好的專業訓練,就算受到了很好的栽培與訓練,仍難以保證他們能很好的發揮及應用所學的知識與技能。
大馬醫療體系與外國有所差異,只要是大馬衛生部及學術鑒定局所承認的醫學大專,其醫學生在畢業後就無需參與醫學鑒定考試,並能直接在馬來西亞政府醫院行醫。這並不像其他國家,如美國,任何想成為醫生的醫學生,都必須考取行醫執照。試想想,這如何能確保大馬醫生的醫學專業水平處於最佳狀態?大馬醫療體系又如何邁向國際,與外國競爭呢?
另一方面,醫療界裡存有一小撮害群之馬,他們抱著得過且過,不負責任的心態行醫。他們並不要求自己做得最好,只要求薪水定時發出,能三餐溫飽也就足夠了。他們並不將病人的感受放在心上,也早已失去了醫者父母心。
身為醫生就應遵守其專業操守,當然更須具備最基礎的醫學知識與臨床診斷技能。除此之外,醫生更應該擁有良好的醫療道德,並願意犧牲時間或精神來為病人治療。要是無法達到這些條件,我想他們枉稱為醫生吧!
(星洲日報/言路•作者:吳奕品•2007.08.17)
此篇文章于2007年8月18日刊登于星洲日报言路版
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